本报讯 (记者冯静宁) 12月4日,山西农业大学迎来了一份丰厚的“收获”——770余万元的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顺利到账。据了解,自2020年以来,五年间,该校已累计获得退税金额超过1300万元。“这笔资金不仅为学校的科学研究注入了更多活力,更为下一步科研成果的转化增添了坚定信心。”该校财务资产部副部长牛伟感慨道。
2019年年底,财政部、商务部、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《关于继续执行研发机构采购设备增值税政策的公告》,首次将“国家承认学历的实施专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”纳入适用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政策范围。
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、人才第一资源、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。坐拥21所驻地高校、34.6万名师生的晋中,积极以科教资源集聚优势赋能创新发展,与各高校相向而行、双向奔赴,锚定市委“156”战略举措,下力打好“大学牌”。全市各级各部门更是以“一家人”的理念,靠前服务、深度对接,大力推动“双融双创”,打通高校创新成果和地方转化应用的通道。其实,早在政策出台的第一时间,太谷区税务局就立刻与山西农业大学取得了联系。双方携手并进,不仅远赴改革先行地深圳,向当地税务局“取经”,更在无数次的探索与实践中,开辟出了一条符合高校特点的退税新路径。
“新政之下,高校退税尚无先例,我们只能在研发机构的退税经验中汲取灵感,退税系统的实际应用则需依靠我们自身的摸索。”该校财务资产部部长王宏伟如是说。
这是一场关于细节的“资料战役”。从设备资料的精心搜集、逐一核对,到合同的严格规范、发票的细致审核,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、不容有失。第一年,学校便成功退税73万余元,在全省率先享受到这份政策红利,成为高校退税的“领跑者”,赢得了同行的广泛赞誉与纷纷“取经”。
随后的几年里,学校与税务部门深化合作,从源头优化采购流程,不断完善审核机制,退税金额逐年攀升。今年,面对1500余件科研设备的退税重任,山西农业大学与太谷区税务局携手并肩,逐件核查、逐笔争取,最终660余件设备成功退税,实现新的突破。
“周一提交,周三到账!”这不仅是退税的高效体现,更是校地合作效率的见证。在山西农业大学这片科研的沃土上,校地合作的退税“丰收图”正徐徐展开,它不仅减轻了学校的科研负担,更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这是一场关于政策、合作与创新的精彩篇章,而它的故事,仍在继续书写……